https://mp.weixin.qq.com/s/BdFcwRoNL-guZAEPukIfAQ
很不幸,焦煤行情被我一语成谶。
周五夜盘,焦煤终于踩下了急刹车。在连续5天大涨、主力合约从900出头一路飙升至接近1300之后,这场行情在短短一个夜盘内突然反转,一度跌停,最终收出一根沉重的大阴线。
回顾过去这段时间的上涨逻辑,其实并不复杂。政策风向吹起了“反内卷”的大旗,煤矿核查、供给预期收缩等消息接连落地,市场情绪迅速升温,焦煤、焦炭、碳酸锂、硅铁、锰硅等一系列品种集体启动,一时间涨停板像是雨后春笋。尤其是本周四,焦煤涨停,成交额飙升至历史高位,整个黑色系仿佛进入了高潮阶段。晴空知识星球的会员们,资金曲线也都普遍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
然而周五夜盘,行情急转直下。焦煤主力合约夜盘暴跌超过7%,焦炭、纯碱、玻璃、烧碱等品种纷纷下挫,市场情绪瞬间降温。这种转折,虽然不少人嘴上说着“早该到了”,可真正跌下来的那一刻,还是让人大跌眼镜。
逻辑的扩散太快,信息差消失得太快,这其实也意味着多头故事已经price in到了极致。从供给侧改革2.0开始,几乎所有主流投资者都已经通过自媒体、研究报告、路演讲座得到了足够的信息,甚至连普通散户也知道政策在“鼓励提价、限制过剩产能”,这种共识下的上涨,往往也是最容易变脸的。
上周“雅江水电”这个消息一出,相关电力股直接连板,结果到了周五也开始出现集体哑火,有投资人调侃:“亏掉的钱,就当捐给国家建设水电站了。”笑声背后,是情绪过热后退潮的无奈。
焦煤从900涨到1300,上涨了400点;从1300跌到1150,回调了150点,回撤比例是37.5%。这个幅度放在历史趋势行情中并不算极端,美股指数过去几十年的大回调,很多也是在30%~40%的幅度。关键不在于这一根大阴线,而在于它是否能在下周一被坐实。如果下周盘中强势反弹,甚至重新站上前高,那就意味着多头主力的格局和力量依然存在。但如果日内波动放大、盘中反抽不成,最终收盘又收在低位,那趋势就基本宣告冷却。
这种走势让人不禁回想起2016年11月11日那个夜盘,当时夜盘开盘即涨停,随后直接跌停,接下来行情就进入了长达一年的宽幅震荡区间。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人性的节奏却总是惊人相似。上涨加速的极致阶段,往往也是剧烈波动的起点。越是主观认为“这波行情还没结束”,越要小心,资金一旦集体兑现利润,那就是踩踏效应。
我更倾向于认为,周一日内波动会加剧,盘中可能有冲高或反抽,但最终收盘会再次收出一根大阴线。随后行情可能进入一个比较宽的震荡区间。至于震荡多久,会不会再度起飞,那就要看两个层面的演绎了:一是基本面能不能持续跟上,二是监管的态度是否明确支持。虽然目前“反内卷”和“供给侧改革”是被允许甚至默许的主线,但当价格上涨过快、情绪波动过大,有些监管部门也会感到棘手。政策推动可以是一把尚方宝剑,但波动过大,也会扰乱市场稳定预期。
这种情形其实很像去年9月26日的行情。当时央行放出支持经济的积极信号,股市一度大涨,但紧接着“严禁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的表态,又给市场浇了一盆冷水。不同部门之间,不同职能之间,往往也有制约和纠偏,这是体制本身的一个特性。
行情进入这个阶段,真正最忐忑的,可能不是焦煤的多头,而是碳酸锂、硅铁、锰硅这些刚刚加入狂欢的后排品种。他们一方面希望能继续享受“反内卷”的红利,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很可能只是情绪后期的接力棒。
市场是观点的集合体,没有观点,市场就不成立。但观点必须建立在概率和节奏之上,尤其是在这种被政策催化、被资金推高、再被监管打压的阶段。行情永远不是预测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判断,而是接受。接受你不知道的未来,接受任何极端走势都可能发生,接受每一次极端之后都可能进入震荡修复。
这一夜过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彻夜难眠。不只是因为利润的回吐,更因为这根大阴线撕裂了过去一周的狂欢,也打碎了很多人对“政策托底”的幻想。但市场本就如此,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那些始终能保持节奏感、不盲从、不狂热的人,才有机会穿越每一轮波动。
希望下周市场能少一点喧嚣,多一点理性;少一点羊群效应,多一点耐心和判断。而我们每一个在行情中跌跌撞撞的交易者,也都能在一次次风浪之后,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交易体系的信仰和情绪免疫力。毕竟,真正让人亏钱的,从来不是一根阴线,而是面对阴线时不知所措的自己。
焦煤暴跌,狂欢终结?你看到的是阴线,我看到的是…
焦煤暴跌,狂欢终结?你看到的是阴线,我看到的是…
交易理念,量化技术分享。
更多内容可关注“易者晴空”微信公众号或抖音。
更多内容可关注“易者晴空”微信公众号或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