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这两部都是给成人看的动画
感触挺多
写点文字
元旦假期看了《雄狮少年》和《一人之下》第四季
Re: 元旦假期看了《雄狮少年》和《一人之下》第四季
《雄狮少年》
一、人物形象
网上争议很大
我认为制作方也许不是故意的,但客观来说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二、故事本身
题材新颖
叙述方式偏1990-2000的港式电影
(类似《喜剧之王》和《功夫》)
小人物通过努力实现梦想
中间穿插了一些无厘头风格的小故事(段子)
有泪点和燃点
角色设定和经历变化,有些不是特别合逻辑
叙事虽然完整,但更像是几个关联性不强的故事拼接起来
——为了反应社会某些现象以及最后的主题升华
起承转合有些问题
三、总的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
1、坚持梦想
2、为梦想努力
一、人物形象
网上争议很大
我认为制作方也许不是故意的,但客观来说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二、故事本身
题材新颖
叙述方式偏1990-2000的港式电影
(类似《喜剧之王》和《功夫》)
小人物通过努力实现梦想
中间穿插了一些无厘头风格的小故事(段子)
有泪点和燃点
角色设定和经历变化,有些不是特别合逻辑
叙事虽然完整,但更像是几个关联性不强的故事拼接起来
——为了反应社会某些现象以及最后的主题升华
起承转合有些问题
三、总的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
1、坚持梦想
2、为梦想努力
看图出奇迹,看基本面穷三代
Re: 元旦假期看了《雄狮少年》和《一人之下》第四季
《一人之下》第四季
比较震撼的还是陈朵杀死老廖那段
有时候你做出自认为“为对方着想”的事情,并不是对方真实需要的,也许只能自我感动,对方可能不领情甚至厌恶。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
年轻时为暗恋对象做的事情
小孩成长过程中对他的教导
讨论交易时,向技术派灌输价值投资理念,叫基本面派不要逆势
另外,我发现对自己女性的理解还停留在很浅的程度……
比如:
送什么(生日)礼物给太太,才能让她开心
这种问题都不能拿出很明确的答案
哈哈哈
比较震撼的还是陈朵杀死老廖那段
有时候你做出自认为“为对方着想”的事情,并不是对方真实需要的,也许只能自我感动,对方可能不领情甚至厌恶。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
年轻时为暗恋对象做的事情
小孩成长过程中对他的教导
讨论交易时,向技术派灌输价值投资理念,叫基本面派不要逆势
另外,我发现对自己女性的理解还停留在很浅的程度……
比如:
送什么(生日)礼物给太太,才能让她开心
这种问题都不能拿出很明确的答案
哈哈哈
看图出奇迹,看基本面穷三代
Re: 元旦假期看了《雄狮少年》和《一人之下》第四季
同感,其实形象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只是时机不对,运气不好。
我记忆里最早这种形象,好像是一个日本插画家,好像叫奈美啥的,他画的小女孩都是这种宽眼距,但很受欢迎。然后也和国外那个街头霸王乐队的卡通形象有点类似的风格,大嘴,小鼻子,有点像猴子。
另外,国内青少年,看斗罗一类的动漫比较多,还是更喜欢俊美一些的形象,这一点和老一辈欣赏水平不太一样。
我记忆里最早这种形象,好像是一个日本插画家,好像叫奈美啥的,他画的小女孩都是这种宽眼距,但很受欢迎。然后也和国外那个街头霸王乐队的卡通形象有点类似的风格,大嘴,小鼻子,有点像猴子。
另外,国内青少年,看斗罗一类的动漫比较多,还是更喜欢俊美一些的形象,这一点和老一辈欣赏水平不太一样。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Re: 元旦假期看了《雄狮少年》和《一人之下》第四季
我觉得年轻一辈出生就处于国力较强盛的时期,心气比我们高,吃得更好,受到的教育水平也更高
因此,身体素质和智商这类指标,平均水平而言也确实比我们80后强
他们在物质和文化上会有更高的追求,不甘人后(比如喜欢更俊美的形象?哈哈)
好处在于顺风输出更高
坏处在于逆风不知道能不能顶住困难,毕竟“由奢入俭难”
而且,顺逆风,可能并不是人能改变的,比如疫情,现在也未看到尽头……
看图出奇迹,看基本面穷三代
Re: 元旦假期看了《雄狮少年》和《一人之下》第四季
是这样的,国内经济好了,年轻人愿意为娱乐买单,动漫公司也愿意投入,加上二十年的人才沉淀,于是本土产业就慢慢起来了。审美也更本土化,其实是更亚洲化加国风。欧美和亚洲的审美是两个极端,雄狮的审美更欧美化。其实哪吒的形象也比较欧美,也能在街头霸王乐队里面找到差不多的形象,但它没有把所有形象都搞得很欧美,有夸张的有俊美的。
我反正觉得是好事,年轻一代自我意志崛起,不再觉得老外的标准一定是最好的。
我反正觉得是好事,年轻一代自我意志崛起,不再觉得老外的标准一定是最好的。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