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开个新帖吧。
Re: 2025开个新帖吧。
2025-08-19 09:26发布于北京界面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2025年8月18日,沪深300增强ETF(561990.SH)收涨0.63%,成交2.06亿元。净流出3984.12万元(净赎回份额*单位净值),居全市场第一梯队。
拉长时间看,该基金连续2天资金净流出,累计流出6534.81万元,居可比基金前二。
资金流出也带来了份额的减少,该基金最新份额较前一日减少4200.00万份,跌破6.20亿份,创近6个月新低。与此同时,该基金最新规模跌破5.90亿元,居可比基金后排。
沪深300增强ETF(561990.SH),场外联接(A:024636;C:024637)。
关注
2025年8月18日,沪深300增强ETF(561990.SH)收涨0.63%,成交2.06亿元。净流出3984.12万元(净赎回份额*单位净值),居全市场第一梯队。
拉长时间看,该基金连续2天资金净流出,累计流出6534.81万元,居可比基金前二。
资金流出也带来了份额的减少,该基金最新份额较前一日减少4200.00万份,跌破6.20亿份,创近6个月新低。与此同时,该基金最新规模跌破5.90亿元,居可比基金后排。
沪深300增强ETF(561990.SH),场外联接(A:024636;C:024637)。
正宗古法纯手工CPU、GPU
Re: 2025开个新帖吧。
2025-08-19 16:46发布于北京界面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2025年8月19日,沪深300指数ETF(159393.SZ)收跌0.65%,主力资金(单笔成交额100万元以上)净流出526.80万元,居可比基金前列。
拉长时间看,该基金近2天主力资金加速流出,合计流出772.14万元,居可比基金前3。
与此同时,该基金最新成交量为563.19万份,最新成交额跌破2500.00万元,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成交额占比达21.60%。
关注
2025年8月19日,沪深300指数ETF(159393.SZ)收跌0.65%,主力资金(单笔成交额100万元以上)净流出526.80万元,居可比基金前列。
拉长时间看,该基金近2天主力资金加速流出,合计流出772.14万元,居可比基金前3。
与此同时,该基金最新成交量为563.19万份,最新成交额跌破2500.00万元,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成交额占比达21.60%。
正宗古法纯手工CPU、GPU
Re: 2025开个新帖吧。
沪深300(000300) - 历史市盈率(等权)及分位点走势图
最后更新于:2025-08-19
https://www.lixinger.com/equity/index/d ... cs-type=ew
日期 收盘点位 市盈率 分位点 20%分位点 50%分位点 80%分位点
2025-08-19 4,223.37 20.46 99.72% 15.51 16.14 18.46
2025-08-18 4,239.41 20.40 99.59% 15.51 16.14 18.46
市盈率
当前值:20.46
当前分位点99.72%
80%分位点18.46
50%分位点16.14
20%分位点15.51
最大值:20.48
平均值:16.84
最小值:14.27
最后更新于:2025-08-19
https://www.lixinger.com/equity/index/d ... cs-type=ew
日期 收盘点位 市盈率 分位点 20%分位点 50%分位点 80%分位点
2025-08-19 4,223.37 20.46 99.72% 15.51 16.14 18.46
2025-08-18 4,239.41 20.40 99.59% 15.51 16.14 18.46
市盈率
当前值:20.46
当前分位点99.72%
80%分位点18.46
50%分位点16.14
20%分位点15.51
最大值:20.48
平均值:16.84
最小值:14.27
上次由 chunk999 在 2025年 8月 20日 07:52,总共编辑 1 次。
正宗古法纯手工CPU、GPU
Re: 2025开个新帖吧。
加权 市盈率
当前值:13.54
当前分位点99.72%
80%分位点12.57
50%分位点11.86
20%分位点11.28
最大值:13.87
平均值:11.90
最小值:10.29
当前值:13.54
当前分位点99.72%
80%分位点12.57
50%分位点11.86
20%分位点11.28
最大值:13.87
平均值:11.90
最小值:10.29
正宗古法纯手工CPU、GPU
Re: 2025开个新帖吧。
一场抛售风暴即将来袭?
隔夜美股市场,大型科技股全线崩跌,截至收盘,迈威尔科技暴跌超6%,甲骨文、AMD大跌超5%,英伟达、博通、台积电ADR大跌超3%,Meta、奈飞跌超2%,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特斯拉、高通等全线走弱。受此影响,纳指收跌1.46%,标普500指数收跌0.59%
值得注意的是,华尔街交易员突然大举买入“灾难式”看跌期权,引发市场关注。据最新消息,期权交易员们正在购买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Invesco QQQ Trust Series 1 ETF的看跌期权。有业内人士指出,交易员们似乎正在担心今年4月的猛烈抛售潮重演。
美国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警告美国风险资产正在形成泡沫,并预测美股将在本周五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结束后下跌。Interactive Brokers首席策略师Steve Sosnick指出,部分投资者正从科技股获利了结。另有市场人士对AI概念股的高估值心存疑虑。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近日接受采访时直言,AI板块正处于泡沫中。
华尔街交易员的大动作
当前,华尔街的期权交易员对美股科技股暴跌的担忧日益加剧,正在大举抢购看跌期权对冲风险。
美东时间8月19日,据彭博社报道,22V研究集团衍生品策略主管Jeff Jacobson表示,华尔街交易员们正在大举购买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Invesco QQQ Trust Series 1 ETF的“灾难式”看跌期权(disaster puts)。
看跌期权赋予投资者以特定价格出售标的证券的权利,通常被用作防范市场下跌的工具。Jeff Jacobson表示,用来衡量对冲深度暴跌与小幅下跌成本差异的指标已接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
他表示,交易员们似乎正在担心4月的那场抛售的重演。
近期美股科技股持续走强,包括英伟达、Meta和微软在内的“美股七巨头”指数自4月8日触底以来累计暴涨近50%。
有分析指出,一些潜在的下跌触发因素即将出现——从几天后开始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到下周即将公布的英伟达财报。
美东时间8月18日,阿波罗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ok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随着科技股的走势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惊人地相似”,市场对泡沫的担忧正在加剧。
Jeff Jacobson表示:“市场已经走出了一波很大的涨势。太多的因素可能导致大型科技股下跌。”
另外,如果由关税政策推动的通胀导致美联储无法像市场已提前计入的预期那样大幅降息,“美股七巨头”的上涨势头可能戛然而止。
Jeff Jacobson还警告称,可能会出现资金从“美股七巨头”中流出,转向此前落后的板块,也可能在英伟达公布财报时出现“卖出消息”的情况。
他补充称,目前较高的期权偏斜度显示,交易员们正在对冲4月“关税恐慌”重演的风险。回顾此前,纳斯达克100指数曾在2月9日至4月8日期间累计暴跌超20%。
Jeff Jacobson认为,这种担忧可能被夸大了,但他对美股大型科技股的短期前景感到悲观:“显然,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这些股票的集中度实在太高了,不需要太大的触发因素(就可能出现大幅下跌)。”
高盛警告
高盛经济学家警告称,美国就业市场的放缓尚未结束,而且可能进一步恶化。
高盛经济学家表示,招聘势头的减弱程度超出了此前预期。对先前数据的修正表明,就业增长水平过低,无法维持充分就业。
高盛经济分析师David Mericle和Jessica Rindels在报告中写道:“我们对就业增长的估计甚至明显低于每月3万个就业岗位的最低标准。未来对就业增长的修正更有可能是负面的。”
高盛指出,尽管失业率尚未显现出重大问题,但其他指标却已亮起黄灯。劳动力参与率有所下降,职位空缺开始减少,除少数几个行业外,招聘几乎放缓至零。
就业市场疲软态势对美联储和白宫都至关重要。对美联储而言,就业增长放缓强化了其降息以支持经济增长的理由。
高盛预计,今年将有三次降息,每次下调25个基点,分别在9月、10月和12月;如果招聘活动持续疲软,2026年可能还会再降息两次。
高盛团队还指出,结构性变化正给就业带来压力。移民数量大幅下降,这意味着维持充分就业所需的每月新增就业岗位减少。更严格的移民政策还意味着,移民工人就业或被官方数据统计到的可能性降低。
对于特朗普而言,他此前一直将强劲的就业岗位创造作为其经济政绩的有力证据,而就业市场的进一步降温都将削弱他的一个关键谈资。
就在几天前,特朗普曾猛烈批评高盛团队对过去的市场预测“错误”,并且对美国经济过于悲观。
高盛8月10日发布报告认为,截至6月美国消费者已承担22%的关税成本。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转嫁关税成本,预计到10月份,美国消费者承担的比例将达到67%。
特朗普猛烈抨击了高盛的这份研报,称其对关税的相关预测“错了”。他还在“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高盛经济学家应该换人”,集团首席执行官应该改行做“打碟师(DJ)”。
高盛经济学家David Mericle后来在接受采访时为这份研报进行了辩护,并表示该投行没有被特朗普的批评吓倒。
隔夜美股市场,大型科技股全线崩跌,截至收盘,迈威尔科技暴跌超6%,甲骨文、AMD大跌超5%,英伟达、博通、台积电ADR大跌超3%,Meta、奈飞跌超2%,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特斯拉、高通等全线走弱。受此影响,纳指收跌1.46%,标普500指数收跌0.59%
值得注意的是,华尔街交易员突然大举买入“灾难式”看跌期权,引发市场关注。据最新消息,期权交易员们正在购买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Invesco QQQ Trust Series 1 ETF的看跌期权。有业内人士指出,交易员们似乎正在担心今年4月的猛烈抛售潮重演。
美国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警告美国风险资产正在形成泡沫,并预测美股将在本周五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结束后下跌。Interactive Brokers首席策略师Steve Sosnick指出,部分投资者正从科技股获利了结。另有市场人士对AI概念股的高估值心存疑虑。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近日接受采访时直言,AI板块正处于泡沫中。
华尔街交易员的大动作
当前,华尔街的期权交易员对美股科技股暴跌的担忧日益加剧,正在大举抢购看跌期权对冲风险。
美东时间8月19日,据彭博社报道,22V研究集团衍生品策略主管Jeff Jacobson表示,华尔街交易员们正在大举购买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Invesco QQQ Trust Series 1 ETF的“灾难式”看跌期权(disaster puts)。
看跌期权赋予投资者以特定价格出售标的证券的权利,通常被用作防范市场下跌的工具。Jeff Jacobson表示,用来衡量对冲深度暴跌与小幅下跌成本差异的指标已接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
他表示,交易员们似乎正在担心4月的那场抛售的重演。
近期美股科技股持续走强,包括英伟达、Meta和微软在内的“美股七巨头”指数自4月8日触底以来累计暴涨近50%。
有分析指出,一些潜在的下跌触发因素即将出现——从几天后开始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到下周即将公布的英伟达财报。
美东时间8月18日,阿波罗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ok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随着科技股的走势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惊人地相似”,市场对泡沫的担忧正在加剧。
Jeff Jacobson表示:“市场已经走出了一波很大的涨势。太多的因素可能导致大型科技股下跌。”
另外,如果由关税政策推动的通胀导致美联储无法像市场已提前计入的预期那样大幅降息,“美股七巨头”的上涨势头可能戛然而止。
Jeff Jacobson还警告称,可能会出现资金从“美股七巨头”中流出,转向此前落后的板块,也可能在英伟达公布财报时出现“卖出消息”的情况。
他补充称,目前较高的期权偏斜度显示,交易员们正在对冲4月“关税恐慌”重演的风险。回顾此前,纳斯达克100指数曾在2月9日至4月8日期间累计暴跌超20%。
Jeff Jacobson认为,这种担忧可能被夸大了,但他对美股大型科技股的短期前景感到悲观:“显然,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这些股票的集中度实在太高了,不需要太大的触发因素(就可能出现大幅下跌)。”
高盛警告
高盛经济学家警告称,美国就业市场的放缓尚未结束,而且可能进一步恶化。
高盛经济学家表示,招聘势头的减弱程度超出了此前预期。对先前数据的修正表明,就业增长水平过低,无法维持充分就业。
高盛经济分析师David Mericle和Jessica Rindels在报告中写道:“我们对就业增长的估计甚至明显低于每月3万个就业岗位的最低标准。未来对就业增长的修正更有可能是负面的。”
高盛指出,尽管失业率尚未显现出重大问题,但其他指标却已亮起黄灯。劳动力参与率有所下降,职位空缺开始减少,除少数几个行业外,招聘几乎放缓至零。
就业市场疲软态势对美联储和白宫都至关重要。对美联储而言,就业增长放缓强化了其降息以支持经济增长的理由。
高盛预计,今年将有三次降息,每次下调25个基点,分别在9月、10月和12月;如果招聘活动持续疲软,2026年可能还会再降息两次。
高盛团队还指出,结构性变化正给就业带来压力。移民数量大幅下降,这意味着维持充分就业所需的每月新增就业岗位减少。更严格的移民政策还意味着,移民工人就业或被官方数据统计到的可能性降低。
对于特朗普而言,他此前一直将强劲的就业岗位创造作为其经济政绩的有力证据,而就业市场的进一步降温都将削弱他的一个关键谈资。
就在几天前,特朗普曾猛烈批评高盛团队对过去的市场预测“错误”,并且对美国经济过于悲观。
高盛8月10日发布报告认为,截至6月美国消费者已承担22%的关税成本。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转嫁关税成本,预计到10月份,美国消费者承担的比例将达到67%。
特朗普猛烈抨击了高盛的这份研报,称其对关税的相关预测“错了”。他还在“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高盛经济学家应该换人”,集团首席执行官应该改行做“打碟师(DJ)”。
高盛经济学家David Mericle后来在接受采访时为这份研报进行了辩护,并表示该投行没有被特朗普的批评吓倒。
正宗古法纯手工CPU、GPU
Re: 2025开个新帖吧。
今年7月,财政收入显著回暖,重点领域支出力度不减。财政部8月19日公布的最新财政收支情况显示,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6%,其中,中央、地方收入分别增长2.2%、3.1%,月度增速均为今年以来最高。今年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增长0.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实现转正。
今年4月以来,全国税收收入呈现同比增长态势,带动财政收入持续回暖。其中,7月税收收入增长5%,创下年内新高,推动前7个月税收收入降幅比上半年大幅收窄0.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7月非税收入继续下滑,财政对非税收入的依赖度今年以来持续下降。
从主要税种表现看,前7个月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同比增长3%、2.1%、8.8%,增速分别比上半年提高0.2个、0.4个、0.8个百分点。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吴棋滢指出,国内消费税表现较好应与商品零售增速维持相对高增有关。个人所得税虽然基数不高,但绝对规模仍为近年较高水平。
前7个月企业所得税下降0.4%,降幅比上半年大幅收窄1.5个百分点,是拉动7月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7月企业所得税增长或是‘反内卷’下价格信号改善带动企业盈利修复所致。”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对证券时报记者说。
在我国现行税收体制下,价格因素对税收增长的影响较大。7月税收收入增长,与当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收窄相互印证。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近期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是以不变价计算的,税收是以现价计算的,价格特别是PPI对税收的影响很大,PPI的增减会带来税收收入同幅度的增减。
值得注意的是,前7个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62.5%,增速比上半年进一步扩大。证券交易印花税根据股票交易成交金额收取,收入表现基本跟随A股成交额走势,其收入增速扩大亦反映出市场信心的修复。
从行业表现来看,前7个月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税收表现良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装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分别增长33%、10.1%、8%。同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2.7%,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4.1%。吴棋滢对此表示,行业税收表现与“三航”、“两新”,以及服务消费等领域的景气偏高有关。
进入下半年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结构继续呈现出“重民生”的特点,保持对民生领域的较大支出力度。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5.3%,增速均较上半年进一步扩大;与基建相关的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继续呈现同比下降态势。
财政部社保司副司长葛志昊近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财政部门将紧盯老百姓急难愁盼,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安排的“民生含量”,织密兜牢人民生活“安全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第二本账”表现来看,各级财政部门仍在继续加快债券资金发行使用。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前7个月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资金支出2.89万亿元,带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1.7%。
7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达第三批“两重”项目清单。随着极端天气对项目建设的扰动减弱,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预计,下半年在充足的项目与资金支持下,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
-------------------------
个人所得税 增长 8.8%
谁的工资 大涨了 ?
今年4月以来,全国税收收入呈现同比增长态势,带动财政收入持续回暖。其中,7月税收收入增长5%,创下年内新高,推动前7个月税收收入降幅比上半年大幅收窄0.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7月非税收入继续下滑,财政对非税收入的依赖度今年以来持续下降。
从主要税种表现看,前7个月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同比增长3%、2.1%、8.8%,增速分别比上半年提高0.2个、0.4个、0.8个百分点。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吴棋滢指出,国内消费税表现较好应与商品零售增速维持相对高增有关。个人所得税虽然基数不高,但绝对规模仍为近年较高水平。
前7个月企业所得税下降0.4%,降幅比上半年大幅收窄1.5个百分点,是拉动7月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7月企业所得税增长或是‘反内卷’下价格信号改善带动企业盈利修复所致。”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对证券时报记者说。
在我国现行税收体制下,价格因素对税收增长的影响较大。7月税收收入增长,与当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收窄相互印证。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近期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是以不变价计算的,税收是以现价计算的,价格特别是PPI对税收的影响很大,PPI的增减会带来税收收入同幅度的增减。
值得注意的是,前7个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62.5%,增速比上半年进一步扩大。证券交易印花税根据股票交易成交金额收取,收入表现基本跟随A股成交额走势,其收入增速扩大亦反映出市场信心的修复。
从行业表现来看,前7个月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税收表现良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装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分别增长33%、10.1%、8%。同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2.7%,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4.1%。吴棋滢对此表示,行业税收表现与“三航”、“两新”,以及服务消费等领域的景气偏高有关。
进入下半年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结构继续呈现出“重民生”的特点,保持对民生领域的较大支出力度。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5.3%,增速均较上半年进一步扩大;与基建相关的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继续呈现同比下降态势。
财政部社保司副司长葛志昊近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财政部门将紧盯老百姓急难愁盼,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安排的“民生含量”,织密兜牢人民生活“安全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第二本账”表现来看,各级财政部门仍在继续加快债券资金发行使用。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前7个月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资金支出2.89万亿元,带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1.7%。
7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达第三批“两重”项目清单。随着极端天气对项目建设的扰动减弱,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预计,下半年在充足的项目与资金支持下,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
-------------------------
个人所得税 增长 8.8%
谁的工资 大涨了 ?
正宗古法纯手工CPU、GPU
Re: 2025开个新帖吧。
2024 年,福寿园、福成股份、安贤园、万桐园、中国生命集团五大上市殡葬企业总营收同比下降 19.3%。
这里实际有一个反直觉的点。
因为按照老龄化社会的特性来看,未来随着老龄化趋势的走强,殡葬生意的需求一定是会增加的,但现实却是增加的需求不一定能成为业绩,都说死人的生意最好做,因为正常人没法在死人的生意面前讨价还价。
但活人用钱包给死人生意狠狠上了一课。
如果你单看殡葬业业务构成的话,可能还挺复杂的,从逝者离世到最终安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全流程服务,同时还会涉及相关配套产品及衍生服务。
但其实殡葬生意的关键利润点只有 3 项:
仪式、火化、墓地。
其中第一项因为涉及到人为,搞不了太大,利润空间有限,而第二项火化则因为是政府管控,也没多少利润,所以一般来说,大头都在第三项墓地上了,基本上在咱这,购买墓地是殡行花费的大头,一个墓地,基本要占到殡葬费用的 50%-70%。
其实这点也能从对应企业的财报中看出来,2024 年,福寿园墓地服务收入占比 8 成,剩下的才是殡仪服务收入。
但就像这几年房地产的遇冷一样,卖墓地这个商业活动也随之遇冷了。
其实这里的逻辑非常简单,就是本身死人的体面就是靠活人去撑起来的,而当现在活人都过得不体面的时候,死人的预算自然也会一降再降。
其实这里的预算,我们可以分为两块来说。
一块是农村,一块是城镇。
就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盲区好了,就是大家去殡仪馆进行丧葬业务的时候,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价格是不一样的。
但这个价格,不是大家想的农村户口高于城市户口,而是农村户口要远低于城市户口。
这里的差异,实际就是命价的一种。
对于城市户口来说,因为有一次性丧葬费的存在,所以对应去走火化丧葬,城市户口是赚钱的,但对农村户口来说,丧葬是纯花钱的。
本身很多农村居民对火化都是抗拒的,要是在火化这块再收钱,就更没人再去火化了。
但这几年的情况更甚,这几年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大基建时代过去了,很多农民工都不好找工作了,农村居民的外出打工收入下降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走火化程序,虽然手续费不高,但仪式什么的也是省不下来的,于是很多农村居民,会选择走传统的土葬模式。
但对城市户口来说,现在走火化程序,也不一定就是赚钱了。
首先在于墓地的价格,现在地方稍微靠谱点的公墓,价格都在几万块靠上了,有些发达地区,甚至墓地价格都已经跑到了六位数,一套仪式和骨灰盒下来,总体花费已经很高了。
其实这里跟大家说个很有意思的事。
大家猜一猜,殡葬公司的定价,是按什么来的呢?
这个行业实际有个潜规则,那就是殡葬公司会卡着官方的一次性丧葬费来为死人命价,他们会计算当地一次性丧葬费的涨幅,进而对墓地和对应服务进行定价和调价。
所以你会发现,即使是有一次性丧葬费的城市户口老人去世,如果按照殡葬公司建议的 “体面模式” 安葬,最后算上一次性丧葬费,家里实际也落不了几个钱。
而且要注意,这种墓地一般都不是永久出租的,只有二十年使用权,到期了还得续,如果不续,墓地管理方是有权直接进行清理的。
但一次性丧葬费这个事吧,这两年也出现了一些变故。
最直接的变故,是经济下行,不管是老人的意愿,还是家里人的想法,都普遍倾向于把一次性丧葬费改善活人的生活,而不是交给丧葬公司。
其次是一次性丧葬费自身也出了点问题,一个点在于,很多地方的一次性丧葬费,已经不再涨了,或者有的已经变相下跌了,这就直接影响到了丧葬行业的利润。
还有另一个点在于,由于地方财政的紧张,很多地方的一次性丧葬费已经开始拖欠了,短则半年,长达几年,这种拖欠的态势,其实也会影响民众对待丧葬行业的态度。
而且说实话,现在的墓地价格,已经很高了。
短短几平米的墓地,在发达地区就要卖到几十万,现在活人自己的房子都掉价了,哪还有什么心思去关心死人的房子呢?
而实际我在这里,也会有一个疑虑:
我们最开始推行火葬,是因为考虑到当年人口过多,土葬会影响耕地红线,所以选择了壮士断腕,改变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落土为安的传统。
但未来的趋势我们是能看到的,就在未来,我们的人口数据应该是会不断下降的,那我们不妨去想一下,在人口趋势向下走的情况下,未来我们会把火葬改回去嘛?
我其实是抱有一个悲观态度的。
因为核心的点也在于殡葬公司,毕竟相较于小小的骨灰盒,棺材的占地肯定是更大的,而这就意味着要做相同的生意,殡葬公司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这是真正的利益相关,这些殡葬公司必然会成为真正的利益相关,对改制形成阻力。
但后来,我又想了想,可能这也和我没什么关系。
因为我感觉在我们这块土地上生活,如果你执着于某些观念,那你的一辈子都被票子、车子、房子、亲子所绑架,那为什么我们不活得相对豁达一点呢?
如果对方非要拿死亡威胁来赚取利润,那我们的最好选择不是妥协,而是应该安然面对生死。
这里实际有一个反直觉的点。
因为按照老龄化社会的特性来看,未来随着老龄化趋势的走强,殡葬生意的需求一定是会增加的,但现实却是增加的需求不一定能成为业绩,都说死人的生意最好做,因为正常人没法在死人的生意面前讨价还价。
但活人用钱包给死人生意狠狠上了一课。
如果你单看殡葬业业务构成的话,可能还挺复杂的,从逝者离世到最终安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全流程服务,同时还会涉及相关配套产品及衍生服务。
但其实殡葬生意的关键利润点只有 3 项:
仪式、火化、墓地。
其中第一项因为涉及到人为,搞不了太大,利润空间有限,而第二项火化则因为是政府管控,也没多少利润,所以一般来说,大头都在第三项墓地上了,基本上在咱这,购买墓地是殡行花费的大头,一个墓地,基本要占到殡葬费用的 50%-70%。
其实这点也能从对应企业的财报中看出来,2024 年,福寿园墓地服务收入占比 8 成,剩下的才是殡仪服务收入。
但就像这几年房地产的遇冷一样,卖墓地这个商业活动也随之遇冷了。
其实这里的逻辑非常简单,就是本身死人的体面就是靠活人去撑起来的,而当现在活人都过得不体面的时候,死人的预算自然也会一降再降。
其实这里的预算,我们可以分为两块来说。
一块是农村,一块是城镇。
就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盲区好了,就是大家去殡仪馆进行丧葬业务的时候,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价格是不一样的。
但这个价格,不是大家想的农村户口高于城市户口,而是农村户口要远低于城市户口。
这里的差异,实际就是命价的一种。
对于城市户口来说,因为有一次性丧葬费的存在,所以对应去走火化丧葬,城市户口是赚钱的,但对农村户口来说,丧葬是纯花钱的。
本身很多农村居民对火化都是抗拒的,要是在火化这块再收钱,就更没人再去火化了。
但这几年的情况更甚,这几年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大基建时代过去了,很多农民工都不好找工作了,农村居民的外出打工收入下降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走火化程序,虽然手续费不高,但仪式什么的也是省不下来的,于是很多农村居民,会选择走传统的土葬模式。
但对城市户口来说,现在走火化程序,也不一定就是赚钱了。
首先在于墓地的价格,现在地方稍微靠谱点的公墓,价格都在几万块靠上了,有些发达地区,甚至墓地价格都已经跑到了六位数,一套仪式和骨灰盒下来,总体花费已经很高了。
其实这里跟大家说个很有意思的事。
大家猜一猜,殡葬公司的定价,是按什么来的呢?
这个行业实际有个潜规则,那就是殡葬公司会卡着官方的一次性丧葬费来为死人命价,他们会计算当地一次性丧葬费的涨幅,进而对墓地和对应服务进行定价和调价。
所以你会发现,即使是有一次性丧葬费的城市户口老人去世,如果按照殡葬公司建议的 “体面模式” 安葬,最后算上一次性丧葬费,家里实际也落不了几个钱。
而且要注意,这种墓地一般都不是永久出租的,只有二十年使用权,到期了还得续,如果不续,墓地管理方是有权直接进行清理的。
但一次性丧葬费这个事吧,这两年也出现了一些变故。
最直接的变故,是经济下行,不管是老人的意愿,还是家里人的想法,都普遍倾向于把一次性丧葬费改善活人的生活,而不是交给丧葬公司。
其次是一次性丧葬费自身也出了点问题,一个点在于,很多地方的一次性丧葬费,已经不再涨了,或者有的已经变相下跌了,这就直接影响到了丧葬行业的利润。
还有另一个点在于,由于地方财政的紧张,很多地方的一次性丧葬费已经开始拖欠了,短则半年,长达几年,这种拖欠的态势,其实也会影响民众对待丧葬行业的态度。
而且说实话,现在的墓地价格,已经很高了。
短短几平米的墓地,在发达地区就要卖到几十万,现在活人自己的房子都掉价了,哪还有什么心思去关心死人的房子呢?
而实际我在这里,也会有一个疑虑:
我们最开始推行火葬,是因为考虑到当年人口过多,土葬会影响耕地红线,所以选择了壮士断腕,改变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落土为安的传统。
但未来的趋势我们是能看到的,就在未来,我们的人口数据应该是会不断下降的,那我们不妨去想一下,在人口趋势向下走的情况下,未来我们会把火葬改回去嘛?
我其实是抱有一个悲观态度的。
因为核心的点也在于殡葬公司,毕竟相较于小小的骨灰盒,棺材的占地肯定是更大的,而这就意味着要做相同的生意,殡葬公司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这是真正的利益相关,这些殡葬公司必然会成为真正的利益相关,对改制形成阻力。
但后来,我又想了想,可能这也和我没什么关系。
因为我感觉在我们这块土地上生活,如果你执着于某些观念,那你的一辈子都被票子、车子、房子、亲子所绑架,那为什么我们不活得相对豁达一点呢?
如果对方非要拿死亡威胁来赚取利润,那我们的最好选择不是妥协,而是应该安然面对生死。
正宗古法纯手工CPU、GPU
Re: 2025开个新帖吧。
现在的牛市里有多少寒武纪
收藏关注
寒武纪一季度号称净利3.55亿,但经营性现金流是-13.99亿,目前市值3551.29亿
另外第一大个人股东显然除了被限制出境还被限制出货了
这泡沫何时破,怎么破
横竖撇
赞同来自: steven1521 、风云1699 、问心 、趋势交易者
今天突破1000元、4000亿市值,号称“寒王”,一看营收不到12亿,还以为眼花看错了
2025-08-19 14:54 来自广东
收藏关注
寒武纪一季度号称净利3.55亿,但经营性现金流是-13.99亿,目前市值3551.29亿
另外第一大个人股东显然除了被限制出境还被限制出货了
这泡沫何时破,怎么破
横竖撇
赞同来自: steven1521 、风云1699 、问心 、趋势交易者
今天突破1000元、4000亿市值,号称“寒王”,一看营收不到12亿,还以为眼花看错了
2025-08-19 14:54 来自广东
正宗古法纯手工CPU、GPU
Re: 2025开个新帖吧。
A股过去的一年:
1.印花税降了
2.IPO暂缓了
3.大股东减持限了
4.雪球敲入了
5.DMA杠杆爆了
6.量化策略限了
7.国家队入场了
8.退市加快了
9.违规违法处罚加强了
10.转融通暂停了
11.分红鼓励了
12.利率也下调了
13.金融机构互换便利
14.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15.降准降息
…………
1.印花税降了
2.IPO暂缓了
3.大股东减持限了
4.雪球敲入了
5.DMA杠杆爆了
6.量化策略限了
7.国家队入场了
8.退市加快了
9.违规违法处罚加强了
10.转融通暂停了
11.分红鼓励了
12.利率也下调了
13.金融机构互换便利
14.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15.降准降息
…………
正宗古法纯手工CPU、GPU
Re: 2025开个新帖吧。
#A股#
全天收盘,大盘再度刷新十年新高,成交量24489亿,个股涨家数3676,待涨家数1587。非ST涨停股票和昨天持平,但非ST跌停股票增大到11只。
大盘不会调整是在预期内,能在这种情况下再度上涨1.04%则属于超预期。股票跌下去后能拉的回来,这就是牛市特征。
操作上,好的股票拿好就是了,没破止盈标准,就不要被轻易震下车。如果要新开仓,方向还是盯着逆大盘和逆板块。
全天收盘,大盘再度刷新十年新高,成交量24489亿,个股涨家数3676,待涨家数1587。非ST涨停股票和昨天持平,但非ST跌停股票增大到11只。
大盘不会调整是在预期内,能在这种情况下再度上涨1.04%则属于超预期。股票跌下去后能拉的回来,这就是牛市特征。
操作上,好的股票拿好就是了,没破止盈标准,就不要被轻易震下车。如果要新开仓,方向还是盯着逆大盘和逆板块。
正宗古法纯手工CPU、G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