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与趋势跟踪(六)
发表于 : 2025年 7月 08日 10:30
上一期,我们学习了那个看似奇怪却威力无穷的人生作弊码——杠铃策略:两头下注,放弃中间。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这种极端组合,反而比看起来四平八稳的中间道路更厉害?为什么放弃中间反而更安全、更有利可图?
要理解这个秘密,我们其实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数学或物理知识,只需要先理解我们自己。这里先问你一个问题:捡到1,000块钱的快乐,和丢掉1,000块钱的痛苦,哪一个感觉更强烈?毫无疑问,是丢钱的痛苦。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损失带来的伤害总是比同等收益带来的快乐大得多。这个不对称,就是我们理解反脆弱的第一把钥匙。
把这个道理再往前推一步,你会发现:坏事和好事的“脾气”截然不同。先说坏事:坏事有一个特征,就是会加速行凶。什么意思?一个小小的坏运气可能只是让你心烦一下,但稍微大一点的坏运气造成的伤害绝不是简单的翻倍,而是可能呈指数级爆发。想象一下,你上班迟到5分钟,也许只是被老板盯一眼。但如果迟到10分钟,伤害是5分钟的两倍吗?往往不是。你可能刚好错过最重要的电梯,导致错过会议开场,进而影响整个项目的推进。
再极端一点,比如赶飞机。晚到5分钟,也许还能冲进去,但晚到10分钟,就只能看着飞机飞走,几千块机票打水漂,后续一整天的行程都乱套。你看,坏事的伤害程度会随着风险事件的加剧而加速放大。这就是所有脆弱系统的共同特征:最怕的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一次性的大冲击。因为一次大的损失,足以摧毁多年积累。
说完坏事,我们再来看好事,好事的“脾气”完全相反:它喜欢中大奖。每天经历100件小小的好事,比如午饭多了一块肉、同事夸了你两句,这些小确幸当然不错,但能让你的人生产生质变吗?很难。它们只是在情绪层面上让你觉得“今天还不错”。
可如果有一天,你碰上了一件真正改变轨迹的大机会呢?比如像2017年发现比特币突破关键阻力位时果断重仓,或2020年3月捕捉到美股熔断后的波动率飙升;再比如在1984年的咖啡期货行情中,查德·丹尼斯的海龟实验揭示了同样的真相:那一年,学员们的账户前半年仅微盈3%,几乎没什么惊喜,但9月16日抓住了单边暴涨行情,单日收益就超过了全年总和。就像丹尼斯常说的:“平庸交易维持生计,极端行情改变阶级。”
这一次大奖带来的收益,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加法,而是阶跃函数式的跳升——一次成功就能覆盖一百次试错成本。这种好事,不是每天一点点积累,而是用指数式的方式改变你的曲线。
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的核心:杠铃策略为什么是天才设计。它让你系统性地远离加速行凶的世界,同时最大限度地把自己暴露在中大奖的世界里。在交易中,这意味着把90%的资金留在低风险、极度安全的位置,比如现金或低波动资产,只拿出10%的资金去追随市场最强的趋势品种或波动性机会。
当你这么做的时候,就等于宣布:我退出那个随时可能摧毁全部本金的“加速行凶”游戏。一次性的市场崩盘或黑天鹅事件,对你的资金不会造成致命伤害。而剩下的10%,则专门用来全力以赴抓住那些能带来几倍、十倍收益的行情,比如趋势爆发、大级别突破或者突发的波动率冲击。
因为大部分资金有了绝对的安全垫,你就能用最轻松、最大胆的心态去尝试最有潜力的机会,哪怕连续试错也不会真正伤筋动骨,但只要碰上一次大奖,就足以彻底改变你的资金曲线。
所以,杠铃策略的本质,就是用极端的保守来规避放大后的痛苦,用极端的冒险去拥抱加速的快乐。对于趋势跟踪者来说,这意味着:不需要天天预测市场,也不需要去博短期波动,只要系统性地、持续地暴露在可能带来巨大收益的行情中。错了就小亏,但对了就赚到翻倍行情。这就是反脆弱思维的魅力。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反脆弱的核心其实不是复杂的数学模型,而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与交易智慧:远离那些一次大冲击就能毁掉你的领域,去拥抱那些能从不确定性中获得巨大惊喜的领域。
这也引出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在交易或生活中,我们是更应该努力去增加好东西,还是先拼命去剔除坏东西?塔勒布说,答案往往又是一个反常识的选择。
下一期,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被大多数人忽略的强大智慧——否定法的力量。
https://mp.weixin.qq.com/s/GVhVwK9M_xw_1qRxOFqc-w
要理解这个秘密,我们其实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数学或物理知识,只需要先理解我们自己。这里先问你一个问题:捡到1,000块钱的快乐,和丢掉1,000块钱的痛苦,哪一个感觉更强烈?毫无疑问,是丢钱的痛苦。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损失带来的伤害总是比同等收益带来的快乐大得多。这个不对称,就是我们理解反脆弱的第一把钥匙。
把这个道理再往前推一步,你会发现:坏事和好事的“脾气”截然不同。先说坏事:坏事有一个特征,就是会加速行凶。什么意思?一个小小的坏运气可能只是让你心烦一下,但稍微大一点的坏运气造成的伤害绝不是简单的翻倍,而是可能呈指数级爆发。想象一下,你上班迟到5分钟,也许只是被老板盯一眼。但如果迟到10分钟,伤害是5分钟的两倍吗?往往不是。你可能刚好错过最重要的电梯,导致错过会议开场,进而影响整个项目的推进。
再极端一点,比如赶飞机。晚到5分钟,也许还能冲进去,但晚到10分钟,就只能看着飞机飞走,几千块机票打水漂,后续一整天的行程都乱套。你看,坏事的伤害程度会随着风险事件的加剧而加速放大。这就是所有脆弱系统的共同特征:最怕的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一次性的大冲击。因为一次大的损失,足以摧毁多年积累。
说完坏事,我们再来看好事,好事的“脾气”完全相反:它喜欢中大奖。每天经历100件小小的好事,比如午饭多了一块肉、同事夸了你两句,这些小确幸当然不错,但能让你的人生产生质变吗?很难。它们只是在情绪层面上让你觉得“今天还不错”。
可如果有一天,你碰上了一件真正改变轨迹的大机会呢?比如像2017年发现比特币突破关键阻力位时果断重仓,或2020年3月捕捉到美股熔断后的波动率飙升;再比如在1984年的咖啡期货行情中,查德·丹尼斯的海龟实验揭示了同样的真相:那一年,学员们的账户前半年仅微盈3%,几乎没什么惊喜,但9月16日抓住了单边暴涨行情,单日收益就超过了全年总和。就像丹尼斯常说的:“平庸交易维持生计,极端行情改变阶级。”
这一次大奖带来的收益,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加法,而是阶跃函数式的跳升——一次成功就能覆盖一百次试错成本。这种好事,不是每天一点点积累,而是用指数式的方式改变你的曲线。
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的核心:杠铃策略为什么是天才设计。它让你系统性地远离加速行凶的世界,同时最大限度地把自己暴露在中大奖的世界里。在交易中,这意味着把90%的资金留在低风险、极度安全的位置,比如现金或低波动资产,只拿出10%的资金去追随市场最强的趋势品种或波动性机会。
当你这么做的时候,就等于宣布:我退出那个随时可能摧毁全部本金的“加速行凶”游戏。一次性的市场崩盘或黑天鹅事件,对你的资金不会造成致命伤害。而剩下的10%,则专门用来全力以赴抓住那些能带来几倍、十倍收益的行情,比如趋势爆发、大级别突破或者突发的波动率冲击。
因为大部分资金有了绝对的安全垫,你就能用最轻松、最大胆的心态去尝试最有潜力的机会,哪怕连续试错也不会真正伤筋动骨,但只要碰上一次大奖,就足以彻底改变你的资金曲线。
所以,杠铃策略的本质,就是用极端的保守来规避放大后的痛苦,用极端的冒险去拥抱加速的快乐。对于趋势跟踪者来说,这意味着:不需要天天预测市场,也不需要去博短期波动,只要系统性地、持续地暴露在可能带来巨大收益的行情中。错了就小亏,但对了就赚到翻倍行情。这就是反脆弱思维的魅力。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反脆弱的核心其实不是复杂的数学模型,而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与交易智慧:远离那些一次大冲击就能毁掉你的领域,去拥抱那些能从不确定性中获得巨大惊喜的领域。
这也引出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在交易或生活中,我们是更应该努力去增加好东西,还是先拼命去剔除坏东西?塔勒布说,答案往往又是一个反常识的选择。
下一期,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被大多数人忽略的强大智慧——否定法的力量。
https://mp.weixin.qq.com/s/GVhVwK9M_xw_1qRxOFq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