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反脆弱与趋势跟踪(八)

发表于 : 2025年 7月 10日 17:06
晴空量投
上一期我们聊到,否定法的智慧是让我们剔除一个系统中那些脆弱的东西,做减法,而不是一味的做加法。但有一种最危险、也最隐蔽的脆弱性,它不是一个东西,也不是一个坏习惯,而是一种不公平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有一方享受着反脆弱带来的所有好处,却巧妙地把所有的风险和伤害都转移给了另一方,而他自己永远不必承担任何后果。

塔勒布给这种终极的不对称起了一个非常生猛的名字,叫切身利害。翻译得更直白一点就是:你的“肉”是不是真的在这场游戏里。这个道理古人其实早就懂了。在将近4000年前的《汉谟拉比法典》里,就刻着这样一条法律:如果一个建筑师造了一栋房子,结果房子塌了砸死了屋主,那么这个建筑师就该被处死;如果砸死的是屋主的儿子,那么建筑师的儿子就得偿命。这条法律听起来很残酷,但它的智慧极其深刻:用最简单、最对称的方式解决了现代社会最复杂的代理问题。

意思是:你造的桥,你得敢第一个走过去;你开的药,你得敢给自己的家人吃;你做的决策,你必须和那些承受你决策后果的人风险共担。你不能只享受收益,却让别人承担损失。一个系统只有当决策者和后果承受者是同一个人时,才可能是健康的、可持续的。

然而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那些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里,这种切身利害的原则却被大规模的、合法化地破坏了。塔勒布在书中痛斥了一种现象,可以称之为斯蒂格利茨综合症。

故事是这样的: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有两家巨大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当时,一位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顶级专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他的同事一起出具了一份报告,结论是:这两家公司违约的风险实际上为零。

你想想,这是顶级专家,用最复杂的数学模型给出的“科学结论”。结果呢?几年后,这两家公司轰然倒塌,给纳税人造成了数千亿美元的损失,成了引爆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之一。但最让人无语的事情来了:这位斯蒂格利茨先生不仅毫发无损,甚至在危机后摇身一变成了畅销书作家,写了一本书,以“我早就警告过你们”的姿态,成了预测危机的先知。

这就是斯蒂格利茨综合症:一个专家,他的建议不仅是错的,甚至助长了风险;但当灾难发生后,他却没有任何损失,还能利用灾难为自己获取更多名望和利益。波动越大,他能谈论的话题就越多,却把脆弱性完美地转嫁给了整个社会,而他自己的“肉”,从来就没有放在游戏里。

在交易的世界中,你能发现同样的身影。市场中有无数“名嘴”、“网红”、“财经大V”,他们永远在预测下一波行情,但自己未必真正下场交易。他们享受着粉丝关注带来的流量收益,却让真正做交易的普通人承受真实的盈亏带来的痛苦。他们没有任何切身利害,只需讲得精彩就能获益,而真实的风险都落在听众身上。

相比之下,真正伟大的交易者从不回避“把肉放进游戏”。比如理查德·丹尼斯,他在著名的海龟交易实验中,提供资金给学员们执行策略,并且不需要他们承担任何责任。这是真正用自己的钱、在真实的市场中承担后果。而我虽然没有富有到能像理查德·丹尼斯那样给学员提供资金,但我也开了实盘账户,和学员们一起用自己的钱执行 Jesse 交易体系。这便是为了遵守切身利害的原则:我传授的交易系统,我自己也在真实承担风险和后果。只有把自己的肉真正放进这场游戏里,才配谈交易。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部分人是不会承担后果的。比如鼓吹战争的记者自己永远不上战场;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亏了是投资人买单,赚了奖金装进自己的腰包;设计出复杂法规的官员,退休后反而利用这些法规去大公司当顾问,赚得盆满钵满…他们都不约而同构建出了一种“收益归自己,风险归别人”的结构。

那么,普通人该如何识别这些没有切身利害的空谈家呢?塔勒布给出了一条黄金法则:永远不要只听别人的意见、预测或建议,而是先问一句:他的投资组合里有什么?一个建议你重仓某只股票的理财顾问,如果自己和家人根本没有持有,那他的话就一文不值;一个大谈创业机会的教授,如果自己从没创过业,那他的课听了也白听;一个售卖交易课程的网红大V,如果他自己都没有认真执行自己的策略,那他的策略根本就没有实战的价值…

行动远比语言更有说服力。一个人的钱包和行为,才是他真实信念的唯一证明。“切身利害”这四个字就像一面X光机,能瞬间照出身边的骗局与伪善。它不仅是道德准则,更是风险管理的终极工具:一个健康的系统必须让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必须让风险的制造者自己也去承担风险的后果。

正如交易中最简单的真理:任何让你只赢不输的策略,本质上都是偷窃别人安全感来构建自己的反脆弱性。那些只卖课程、不实盘的“大神”,或那些只做历史回测、不愿实盘验证的系统开发者,他们从未让自己的肉真正放进游戏,而是通过卖预测或卖理论来获利。

好了,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反脆弱的三元结构:杠铃策略、否定法,以及切身利害原则。这些武器听起来都非常强大。那么最后,我们该如何把这些智慧整合起来,应用到自己的交易、生活和投资中,为自己打造一个真正坚不可摧的反脆弱系统呢?

下一期,也是我们这个《反脆弱》系列的最后一期,我们就来绘制一张属于每个人的反脆弱实践地图。

https://mp.weixin.qq.com/s/s_6re3vw0Z-hoNa6xkTq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