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panji的思考
Re: dapanji的思考
002409 雅克科技
gd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度业绩快报和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2020年度实现营收22.84亿元,同比增长24.66%;实现归母净利润4.20亿元,同比增长43.56%,折EPS0.91元/股。2021年度一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0亿元~1.35亿元,同比增长3.33%~16.24%。
半导体材料平台成型,经营业绩实现稳步增长。公司目前成功转型为半导体材料企业,电子材料业务已成长为公司新的主营业务。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绝大部分归功于电子材料业务成长。2020年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迅速,随着5G通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集成电路市场需求增长,带动半导体前驱体材料、显示屏用光刻胶和硅微粉等电子材料的销售增长。此外,电子材料业务板块的毛利率较高,2020年上半年公司电子材料业务毛利率就高达49.56%。2021Q1公司电子材料业务产品种类增多,新增了显示屏彩色光刻胶、TFT-PR正性光刻胶和显影液等配套试剂的经营业务。
非公开发行获批,项目推进拓宽成长空间。2021年3月29日公司非公开发行申请获批,拟募集资金11.9亿元外加自筹资金共计15.6亿元分别投资建设子公司华飞电子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专用材料国产化项目、子公司成都科美特年产1.2万吨电子级六氟化硫和年产2000吨半导体用电子级四氟化碳生产线技改项目、子公司江苏先科新一代电子信息材料国产化项目-光刻胶及光刻胶配套试剂等建设项目。随着项目建设进度持续推进,公司成长空间将进一步拓宽。
LNG保温复合材料成长空间广阔,将支撑公司业绩增长:公司开拓LNG保温绝热材料业务板块及相关工程领域,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国内独家为LNG大型运输船这一“大国重器”提供关键配套材料的企业。目前,公司已经与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集团下属沪东中华造船和大连重工等大型船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且成为中船集团下属企业的主要供应商。为弥补2020年因新冠疫情造成的进度延后,2021年大型船厂和陆上储罐建设将加快,公司作为LNG保温复合材料的龙头企业,将受益其广阔的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2020和2021Q1业绩提升显著,公司半导体材料平台成型并逐步实现多元半导体材料业务发展,将受益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加速,叠加公司作为LNG保温复合材料的龙头地位,将受益于大型船厂和陆上储罐的建设加快。上调了公司2020-2022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0(上调5.0%)/6.15(上调24.0%)/8.31(上调25.7%)亿元,折算EPS分别为0.91/1.33/1.79元/股,仍维持“增持”评级。
ax
事件:据2020业绩快报,公司实现收入22.84亿元,同比+24.66%;实现归母净利润4.20亿元,同比+43.56%。据2021Q1业绩预告,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0~1.35亿元,同比+3.33%~16.24%。
公司电子材料及LNG保温复合材料业务持续发力,有望实现较快增长。受益5G通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芯片需求快速增长,进而拉动公司半导体前驱体材料、显示屏用光刻胶和硅微粉等电子材料的销售额在2020年实现增长。同时,全年利润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主要是高毛利率的电子材料业务占比提升所致。2021Q1,公司业绩同比向上主要受益于电子材料及LNG保温复合材料销售的增长,经常性业务的收益较去年Q1同比增长50%~70%,具体贡献来源包括:产品种类增多,新增显示屏彩色光刻胶、TFT-PR正性光刻胶和显影液等配套试剂的销售贡献;国内特高压输电项目及半导体领域对电子特气需求扩大,成都科美特含氟类电子特气销售增长较多;芯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封装材料球形硅微粉及LDS的需求增长,华飞电子及雅克福瑞的销售均实现同比增长;大型船厂和陆上储罐建设加快,LNG保温复合材料同比大幅增长(公司公告)。2021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较经常性业务收益低,是受到基金分红等投资收益减少的影响。
阻燃剂龙头成功向电子材料平台企业转型,定增项目助力公司提高竞争力。公司原是阻燃剂龙头,在面临行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双重天花板的压力下,积极围绕半导体及显示材料业务进行并购重组和产业转型升级,至今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公司通过收购UP Chemical、成都科美特、华飞电子、科特美、LG彩胶事业部等,布局前驱体、电子特气、硅微粉、光刻胶等高端材料,成功切入半导体及面板生产的多个核心环节,客户多为世界知名半导体和显示生产厂商,公司在努力打造国内电子材料平台型企业。随着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加速,以及产能不断向我国转移,上游关键材料需求空间广阔、进口替代更为迫切。公司作为国内电子材料龙头企业,拟实施3个项目(今年3月公告的定增预案):华飞电子球状、熔融电子封装基材扩产1万吨;成都科美特六氟化硫及四氟化碳扩产;江苏先科光刻胶及配套试剂项目,该项目有望提高公司竞争力、巩固龙头地位,并助力公司充分分享产业红利。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4.20、6.23、8.60亿元。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及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gd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度业绩快报和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2020年度实现营收22.84亿元,同比增长24.66%;实现归母净利润4.20亿元,同比增长43.56%,折EPS0.91元/股。2021年度一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0亿元~1.35亿元,同比增长3.33%~16.24%。
半导体材料平台成型,经营业绩实现稳步增长。公司目前成功转型为半导体材料企业,电子材料业务已成长为公司新的主营业务。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绝大部分归功于电子材料业务成长。2020年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迅速,随着5G通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集成电路市场需求增长,带动半导体前驱体材料、显示屏用光刻胶和硅微粉等电子材料的销售增长。此外,电子材料业务板块的毛利率较高,2020年上半年公司电子材料业务毛利率就高达49.56%。2021Q1公司电子材料业务产品种类增多,新增了显示屏彩色光刻胶、TFT-PR正性光刻胶和显影液等配套试剂的经营业务。
非公开发行获批,项目推进拓宽成长空间。2021年3月29日公司非公开发行申请获批,拟募集资金11.9亿元外加自筹资金共计15.6亿元分别投资建设子公司华飞电子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专用材料国产化项目、子公司成都科美特年产1.2万吨电子级六氟化硫和年产2000吨半导体用电子级四氟化碳生产线技改项目、子公司江苏先科新一代电子信息材料国产化项目-光刻胶及光刻胶配套试剂等建设项目。随着项目建设进度持续推进,公司成长空间将进一步拓宽。
LNG保温复合材料成长空间广阔,将支撑公司业绩增长:公司开拓LNG保温绝热材料业务板块及相关工程领域,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国内独家为LNG大型运输船这一“大国重器”提供关键配套材料的企业。目前,公司已经与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集团下属沪东中华造船和大连重工等大型船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且成为中船集团下属企业的主要供应商。为弥补2020年因新冠疫情造成的进度延后,2021年大型船厂和陆上储罐建设将加快,公司作为LNG保温复合材料的龙头企业,将受益其广阔的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2020和2021Q1业绩提升显著,公司半导体材料平台成型并逐步实现多元半导体材料业务发展,将受益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加速,叠加公司作为LNG保温复合材料的龙头地位,将受益于大型船厂和陆上储罐的建设加快。上调了公司2020-2022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0(上调5.0%)/6.15(上调24.0%)/8.31(上调25.7%)亿元,折算EPS分别为0.91/1.33/1.79元/股,仍维持“增持”评级。
ax
事件:据2020业绩快报,公司实现收入22.84亿元,同比+24.66%;实现归母净利润4.20亿元,同比+43.56%。据2021Q1业绩预告,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0~1.35亿元,同比+3.33%~16.24%。
公司电子材料及LNG保温复合材料业务持续发力,有望实现较快增长。受益5G通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芯片需求快速增长,进而拉动公司半导体前驱体材料、显示屏用光刻胶和硅微粉等电子材料的销售额在2020年实现增长。同时,全年利润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主要是高毛利率的电子材料业务占比提升所致。2021Q1,公司业绩同比向上主要受益于电子材料及LNG保温复合材料销售的增长,经常性业务的收益较去年Q1同比增长50%~70%,具体贡献来源包括:产品种类增多,新增显示屏彩色光刻胶、TFT-PR正性光刻胶和显影液等配套试剂的销售贡献;国内特高压输电项目及半导体领域对电子特气需求扩大,成都科美特含氟类电子特气销售增长较多;芯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封装材料球形硅微粉及LDS的需求增长,华飞电子及雅克福瑞的销售均实现同比增长;大型船厂和陆上储罐建设加快,LNG保温复合材料同比大幅增长(公司公告)。2021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较经常性业务收益低,是受到基金分红等投资收益减少的影响。
阻燃剂龙头成功向电子材料平台企业转型,定增项目助力公司提高竞争力。公司原是阻燃剂龙头,在面临行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双重天花板的压力下,积极围绕半导体及显示材料业务进行并购重组和产业转型升级,至今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公司通过收购UP Chemical、成都科美特、华飞电子、科特美、LG彩胶事业部等,布局前驱体、电子特气、硅微粉、光刻胶等高端材料,成功切入半导体及面板生产的多个核心环节,客户多为世界知名半导体和显示生产厂商,公司在努力打造国内电子材料平台型企业。随着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加速,以及产能不断向我国转移,上游关键材料需求空间广阔、进口替代更为迫切。公司作为国内电子材料龙头企业,拟实施3个项目(今年3月公告的定增预案):华飞电子球状、熔融电子封装基材扩产1万吨;成都科美特六氟化硫及四氟化碳扩产;江苏先科光刻胶及配套试剂项目,该项目有望提高公司竞争力、巩固龙头地位,并助力公司充分分享产业红利。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4.20、6.23、8.60亿元。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及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看图出奇迹,看基本面穷三代
Re: dapanji的思考
300699 光威复材
sh
事件:光威复材发布2020年年报,公司202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15亿元,同比增长23.3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42亿元,同比增长22.98%,其中Q4季度实现营收5.12亿元,同比增长26.1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51.16%。同时公司发布2021年Q1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1-3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06亿-2.23亿元,同比增长20%-30%。
公司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预浸料增长填补疫情影响:公司2020年业绩符合预期。碳纤维及织物业务实现营收10.78亿元,同比增长35.11%,军品碳纤维继续维持较好增长;碳梁业务实现营收7.18亿元,同比增长6.61%,受海外疫情及碳纤维供给紧张影响,增速不及预期;预浸料业务实现营收2.36亿元,同比增长33.61%,超出预期,主要原因系预浸料业务结构持续调整,传统低毛利率的体育休闲领域仅采取存量维持,高附加值的航空航天、风电等领域持续开发;复材制品实现营收4003万元,同比下降0.02%,精密机械装备实现营收3008万元,同比增长185.12%。
资本开支大幅提升,包头项目有序推进:公司产能持续扩张,碳纤维现有产能1855吨,产能利用率94.45%,在建产能6000吨,其中军民融合高强度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2000吨产能已完成验收结项,预计21年投产,内蒙古一期产线4000吨,预计2022年建成投产;预浸料现有产能1375万平米,在建产能85万平米,预计21年投产;碳梁现有产能850万米,在建产能170万米,预计2021年投产。截止2020年末公司在建工程仍有5.8亿元,同比继续增加,固定资产达到8.5亿元,同比增加3亿。随着公司产能扩张持续进行,一方面能够缓解碳纤维自用产能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提升优势产品(碳梁、预浸料等)的产能瓶颈,提升公司成长性。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67亿、32.72亿和39.80亿元,增速分别为26.07%、22.70%和21.6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7.70亿、9.24亿和11.11亿元,增速分别为20.04%、19.93%和20.27%;全面摊薄每股EPS分别为1.49、1.78和2.14元,对应PE为44.2、36.9和30.7倍,未来六个月内,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碳梁业务进展不及预期;军品业务突破不及预期;民品市场竞争加剧;系统性风险。
sh
事件:光威复材发布2020年年报,公司202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15亿元,同比增长23.3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42亿元,同比增长22.98%,其中Q4季度实现营收5.12亿元,同比增长26.1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51.16%。同时公司发布2021年Q1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1-3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06亿-2.23亿元,同比增长20%-30%。
公司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预浸料增长填补疫情影响:公司2020年业绩符合预期。碳纤维及织物业务实现营收10.78亿元,同比增长35.11%,军品碳纤维继续维持较好增长;碳梁业务实现营收7.18亿元,同比增长6.61%,受海外疫情及碳纤维供给紧张影响,增速不及预期;预浸料业务实现营收2.36亿元,同比增长33.61%,超出预期,主要原因系预浸料业务结构持续调整,传统低毛利率的体育休闲领域仅采取存量维持,高附加值的航空航天、风电等领域持续开发;复材制品实现营收4003万元,同比下降0.02%,精密机械装备实现营收3008万元,同比增长185.12%。
资本开支大幅提升,包头项目有序推进:公司产能持续扩张,碳纤维现有产能1855吨,产能利用率94.45%,在建产能6000吨,其中军民融合高强度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2000吨产能已完成验收结项,预计21年投产,内蒙古一期产线4000吨,预计2022年建成投产;预浸料现有产能1375万平米,在建产能85万平米,预计21年投产;碳梁现有产能850万米,在建产能170万米,预计2021年投产。截止2020年末公司在建工程仍有5.8亿元,同比继续增加,固定资产达到8.5亿元,同比增加3亿。随着公司产能扩张持续进行,一方面能够缓解碳纤维自用产能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提升优势产品(碳梁、预浸料等)的产能瓶颈,提升公司成长性。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67亿、32.72亿和39.80亿元,增速分别为26.07%、22.70%和21.6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7.70亿、9.24亿和11.11亿元,增速分别为20.04%、19.93%和20.27%;全面摊薄每股EPS分别为1.49、1.78和2.14元,对应PE为44.2、36.9和30.7倍,未来六个月内,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碳梁业务进展不及预期;军品业务突破不及预期;民品市场竞争加剧;系统性风险。
看图出奇迹,看基本面穷三代
Re: dapanji的思考
300777 中简科技
gh
事件:3月30日,中简科技发布2020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同比+66.14%,实现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70.09%;其中4季度实现营收1.29亿元,同比+71.93%,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61.95%,业绩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订单执行率超100%,新产线解决产能瓶颈。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3.9亿元,总订单3.85亿元(2019年未执行1.2亿元+2020年新签2.65亿元订单)超100%执行。2021年新产线投产后,碳纤维(3k)产能增加300吨以上。
产能转固增加管理费率,研发投入大幅度增长。管理费率21.54%,同比增加3.96个pct,主要是新产线投产产生折旧4000多万元。研发费用3068.6万元,同比增长184%,研发人员从2019年的28年增加到40名。
签订投资协议,新增项目有望打开成长空间。公司近期与常州高新技术区签订投资协议,拟投资新项目,包括:高性能碳纤维及原丝生产线、高模量石墨纤维生产线等,新增项目有望扩大公司的产品品类和市场空间。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下游军用市场需求旺盛,新产能投放后有望迎来业绩的快速增长。基于行业高景气度,我们上调公司业绩预期,2021-2023年EPS分别为1.01、1.41和1.70元/股,对应PE分别为42.51、30.39为和25.26倍。维持“买入”评级。
gh
事件:3月30日,中简科技发布2020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同比+66.14%,实现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70.09%;其中4季度实现营收1.29亿元,同比+71.93%,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61.95%,业绩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订单执行率超100%,新产线解决产能瓶颈。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3.9亿元,总订单3.85亿元(2019年未执行1.2亿元+2020年新签2.65亿元订单)超100%执行。2021年新产线投产后,碳纤维(3k)产能增加300吨以上。
产能转固增加管理费率,研发投入大幅度增长。管理费率21.54%,同比增加3.96个pct,主要是新产线投产产生折旧4000多万元。研发费用3068.6万元,同比增长184%,研发人员从2019年的28年增加到40名。
签订投资协议,新增项目有望打开成长空间。公司近期与常州高新技术区签订投资协议,拟投资新项目,包括:高性能碳纤维及原丝生产线、高模量石墨纤维生产线等,新增项目有望扩大公司的产品品类和市场空间。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下游军用市场需求旺盛,新产能投放后有望迎来业绩的快速增长。基于行业高景气度,我们上调公司业绩预期,2021-2023年EPS分别为1.01、1.41和1.70元/股,对应PE分别为42.51、30.39为和25.26倍。维持“买入”评级。
看图出奇迹,看基本面穷三代
Re: dapanji的思考
603187 海容冷链
受益冷链行业发展,新型零售带来机遇,维持“买入”评级:2021年4月7日开幕的2021中国制冷展围绕“碳中和”等热点话题进行了研讨,碳中和目标将对冷链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产业技术或将向着更加低碳节能的方向发展,技术的进步与成熟有益于产业链的发展。此外,在新型零售的带动下商用展示柜应用场景逐渐拓展,智能售货柜功能进步有望为企业带来切实的降本优势,公司凭借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储备有望受益于此。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7/3.57/4.51亿元,EPS分别1.61/2.07/2.62元/股,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31.1/24.2/19.1倍,维持“买入”评级。
碳中和背景下冷链行业高质量发展:此次2021中国制冷展以“强基固本,质量优先,内外协同,低碳发展”为主题,针对“碳中和”等问题进行了研讨,碳中和目标或将对冷链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相关产业技术将向着更加低碳节能的方向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完善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设施条件等。一方面我国冷链流通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冷链物流的建设将带动行业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新消费、新零售崛起,冷链需求快速迭变,应用场景也逐渐向零售化、无人化拓展,这为商用冷柜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新零售智能售货柜有望带来新机遇: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冷链终端的销售渠道功能愈发凸显。根据海容冷链官网披露,公司智能售货柜可采用智能云管理系统,实现全过程监控销售数据和状态;采用云端大数据分析,可对设备、消费者和商品精准画像,实现高效运营和精准营销。数据的高效收集将为企业制定供应链管理策略提供依据,将有效降低企业终端管理维护费用。智能售货柜的渠道逐渐下沉,或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公司已在该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产品储备,有望在智能售货柜领域实现销量和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受益冷链行业发展,新型零售带来机遇,维持“买入”评级:2021年4月7日开幕的2021中国制冷展围绕“碳中和”等热点话题进行了研讨,碳中和目标将对冷链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产业技术或将向着更加低碳节能的方向发展,技术的进步与成熟有益于产业链的发展。此外,在新型零售的带动下商用展示柜应用场景逐渐拓展,智能售货柜功能进步有望为企业带来切实的降本优势,公司凭借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储备有望受益于此。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7/3.57/4.51亿元,EPS分别1.61/2.07/2.62元/股,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31.1/24.2/19.1倍,维持“买入”评级。
碳中和背景下冷链行业高质量发展:此次2021中国制冷展以“强基固本,质量优先,内外协同,低碳发展”为主题,针对“碳中和”等问题进行了研讨,碳中和目标或将对冷链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相关产业技术将向着更加低碳节能的方向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完善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设施条件等。一方面我国冷链流通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冷链物流的建设将带动行业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新消费、新零售崛起,冷链需求快速迭变,应用场景也逐渐向零售化、无人化拓展,这为商用冷柜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新零售智能售货柜有望带来新机遇: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冷链终端的销售渠道功能愈发凸显。根据海容冷链官网披露,公司智能售货柜可采用智能云管理系统,实现全过程监控销售数据和状态;采用云端大数据分析,可对设备、消费者和商品精准画像,实现高效运营和精准营销。数据的高效收集将为企业制定供应链管理策略提供依据,将有效降低企业终端管理维护费用。智能售货柜的渠道逐渐下沉,或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公司已在该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产品储备,有望在智能售货柜领域实现销量和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看图出奇迹,看基本面穷三代
Re: dapanji的思考
昨天下午的
'EB2105' 0.0416666666666667
'I2109' 0.0416666666666667
'EG2109' 0.0416666666666667
'Y2109' 0.0416666666666667
'P2109' 0.0416666666666667
'PG2106' 0.0416666666666667
'SP2106' 0.0416666666666667
'PF2107' 0.0416666666666667
'MA2109' 0.0416666666666667
'BU2106' 0.0416666666666667
'FU2109' 0.0416666666666667
'C2109' 0.0416666666666667
'NR2106' -0.0416666666666667
'JM2109' -0.0416666666666667
'RB2110' -0.0416666666666667
'CS2107' -0.0416666666666667
'SF2109' -0.0416666666666667
'RM2109' -0.0416666666666667
'AP2110' -0.0416666666666667
'A2109' -0.0416666666666667
'M2109' -0.0416666666666667
'J2109' -0.0416666666666667
'SA2109' -0.0416666666666667
'JD2109' -0.0416666666666667
'EB2105' 0.0416666666666667
'I2109' 0.0416666666666667
'EG2109' 0.0416666666666667
'Y2109' 0.0416666666666667
'P2109' 0.0416666666666667
'PG2106' 0.0416666666666667
'SP2106' 0.0416666666666667
'PF2107' 0.0416666666666667
'MA2109' 0.0416666666666667
'BU2106' 0.0416666666666667
'FU2109' 0.0416666666666667
'C2109' 0.0416666666666667
'NR2106' -0.0416666666666667
'JM2109' -0.0416666666666667
'RB2110' -0.0416666666666667
'CS2107' -0.0416666666666667
'SF2109' -0.0416666666666667
'RM2109' -0.0416666666666667
'AP2110' -0.0416666666666667
'A2109' -0.0416666666666667
'M2109' -0.0416666666666667
'J2109' -0.0416666666666667
'SA2109' -0.0416666666666667
'JD2109' -0.0416666666666667
看图出奇迹,看基本面穷三代
Re: dapanji的思考
002311 海大集团
gx
净利增速超预期,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
公司20年营收同比+26.7%至603.2亿元,归母净利同比+53.0%至25.2亿元,归母净利率水平同比+25.5%至4.72%,公司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饲料、动保、种苗、养殖板块业务全面增长,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同时,公司2020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2元。
饲料主业高速增长,大农业领域一体化发展
分业务看,公司饲料收入487.7亿元,同比+25.1%,销量1466万吨,同比+19.33%,且公司占全国饲料总产量5.8%,未来市占率仍有充足提升空间;动保收入同比+15.78%至6.65亿元,借鉴水产服务经验,公司启动畜禽服务站的筹建,打造畜禽养殖服务型供应商,业务有望进一步增长;生猪养殖收入为37.94亿元,同比+175.46%,生猪年出栏量近100万头,随着自建猪场陆续投建,养殖成本有望下降;禽产业链收入18.05亿元,同比+81.27%,该业务包括禽养殖和肉禽屠宰,尚处于起步阶段,与饲料、动保互为支撑,将更好地形成协同优势。
研发技术储备雄厚,或将受益数字化浪潮
公司持续加强技术研究储备。目前公司研发团队人员达21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近500人(全集团共计博士和硕士1084人)。得益于长期技术研发积累的动物营养需求数据库及多种原材料替代的成本最优配方技术,公司为原材料替代做好充足技术准备,在原材料价格大幅提升时,取得较大成本竞争优势。数字化方面,公司通过推动SAP和EPS、业务共享系统等管理软件落地,内部运营实现数字化和线上化。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未来农业将经历工业化和数字化的供给侧革命,供给侧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极有可能诞生伟大的公司,海大作为农业数字化的领导者或将最为受益农业的工业化和数字化浪潮。
风险提示:天气异常及疫病影响饲料行业阶段性波动的风险
投资建议:农业数字化领导者,熵减进化持续增长,维持“买入”公司管理层优势显著,在做专做稳主业的基础上,聚焦农业产业从田园到餐桌的十几万亿市场,有序尝试、布局新业务,公司有望成为农牧行业的标杆企业。我们预测公司21-23年EPS分别为1.97元/2.37元/2.85元/股,对应PE分别为42/34/29倍,维持“买入”评级。
ax
事件:2021年4月20日,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全年公司实现营业入603.2亿元,同增26.7%;实现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增53.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增55.6%,并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2元(含税)。此外,公司发布2021Q1季报,Q1公司营业收入达157.13亿元,同增49.8%;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增132.9%。
Q1业绩表现优异,全年稳健增长:受益于清晰战略目标、长期打造专业竞争优势、精细化管理体系,公司竞争优势在迅速扩大。估算得2021Q1公司饲料业务销量同比增长20-25%,将贡献约4亿净利。其中,猪料同比增长超120%,水产料同比增长超15%,禽料同比增长5%;养殖业估算Q1公司生猪出栏30万头左右,贡献约2亿净利。
海大集团:饲料产品市场突出,销量高增长,拉动单吨毛利额保持同比增长。随着公司技术研发的份额提升,业绩大幅增厚/2020-04-14不断积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产能逐步扩张,公司饲料业务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产业链延伸效果突出,生猪贡献盈利:2020年公司养殖业实现收入63.亿元,受禽养殖业拖累,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11pcts达22.4%,。其中生猪出栏约100万头,实现收入37.94亿元(+175.46%),毛利率达30%;禽养殖业实现收入18.05亿元(+81.27%),受行业低迷影响,略微亏损。虽然今年在行业供给恢复的大背景下,生猪养殖业头均盈利将有所减少,但考虑公司养殖规模的提升及成本控制能力,认为今年公司养殖业仍公司快报/海大集团存在一定业绩增长空间。
增速可以,市值有点大了
gx
净利增速超预期,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
公司20年营收同比+26.7%至603.2亿元,归母净利同比+53.0%至25.2亿元,归母净利率水平同比+25.5%至4.72%,公司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饲料、动保、种苗、养殖板块业务全面增长,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同时,公司2020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2元。
饲料主业高速增长,大农业领域一体化发展
分业务看,公司饲料收入487.7亿元,同比+25.1%,销量1466万吨,同比+19.33%,且公司占全国饲料总产量5.8%,未来市占率仍有充足提升空间;动保收入同比+15.78%至6.65亿元,借鉴水产服务经验,公司启动畜禽服务站的筹建,打造畜禽养殖服务型供应商,业务有望进一步增长;生猪养殖收入为37.94亿元,同比+175.46%,生猪年出栏量近100万头,随着自建猪场陆续投建,养殖成本有望下降;禽产业链收入18.05亿元,同比+81.27%,该业务包括禽养殖和肉禽屠宰,尚处于起步阶段,与饲料、动保互为支撑,将更好地形成协同优势。
研发技术储备雄厚,或将受益数字化浪潮
公司持续加强技术研究储备。目前公司研发团队人员达21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近500人(全集团共计博士和硕士1084人)。得益于长期技术研发积累的动物营养需求数据库及多种原材料替代的成本最优配方技术,公司为原材料替代做好充足技术准备,在原材料价格大幅提升时,取得较大成本竞争优势。数字化方面,公司通过推动SAP和EPS、业务共享系统等管理软件落地,内部运营实现数字化和线上化。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未来农业将经历工业化和数字化的供给侧革命,供给侧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极有可能诞生伟大的公司,海大作为农业数字化的领导者或将最为受益农业的工业化和数字化浪潮。
风险提示:天气异常及疫病影响饲料行业阶段性波动的风险
投资建议:农业数字化领导者,熵减进化持续增长,维持“买入”公司管理层优势显著,在做专做稳主业的基础上,聚焦农业产业从田园到餐桌的十几万亿市场,有序尝试、布局新业务,公司有望成为农牧行业的标杆企业。我们预测公司21-23年EPS分别为1.97元/2.37元/2.85元/股,对应PE分别为42/34/29倍,维持“买入”评级。
ax
事件:2021年4月20日,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全年公司实现营业入603.2亿元,同增26.7%;实现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增53.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增55.6%,并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2元(含税)。此外,公司发布2021Q1季报,Q1公司营业收入达157.13亿元,同增49.8%;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增132.9%。
Q1业绩表现优异,全年稳健增长:受益于清晰战略目标、长期打造专业竞争优势、精细化管理体系,公司竞争优势在迅速扩大。估算得2021Q1公司饲料业务销量同比增长20-25%,将贡献约4亿净利。其中,猪料同比增长超120%,水产料同比增长超15%,禽料同比增长5%;养殖业估算Q1公司生猪出栏30万头左右,贡献约2亿净利。
海大集团:饲料产品市场突出,销量高增长,拉动单吨毛利额保持同比增长。随着公司技术研发的份额提升,业绩大幅增厚/2020-04-14不断积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产能逐步扩张,公司饲料业务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产业链延伸效果突出,生猪贡献盈利:2020年公司养殖业实现收入63.亿元,受禽养殖业拖累,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11pcts达22.4%,。其中生猪出栏约100万头,实现收入37.94亿元(+175.46%),毛利率达30%;禽养殖业实现收入18.05亿元(+81.27%),受行业低迷影响,略微亏损。虽然今年在行业供给恢复的大背景下,生猪养殖业头均盈利将有所减少,但考虑公司养殖规模的提升及成本控制能力,认为今年公司养殖业仍公司快报/海大集团存在一定业绩增长空间。
增速可以,市值有点大了
看图出奇迹,看基本面穷三代
Re: dapanji的思考
我也不喜欢分散,分散的同时分散了精力,预期也比较散,持有的信心也减弱了。
之前打算分散做一堆品种,拿了两天就砍了,感觉很乱。
还是喜欢在能力圈里找确定性的机会下手。
至于扛大回撤这个东西,还是选择吧,要不付出止损成本,要不就扛回撤,反正没有两全的事情。
之前打算分散做一堆品种,拿了两天就砍了,感觉很乱。
还是喜欢在能力圈里找确定性的机会下手。
至于扛大回撤这个东西,还是选择吧,要不付出止损成本,要不就扛回撤,反正没有两全的事情。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